颜色的特性
时间:2024-06-04
浏览:412
来源:本站原创
颜色有三大特性,即:明度、色调和饱和度,也称为彩色参量。这三个参量在视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总效果,并严格地描述了彩色光。
色调表征不同颜色特征的量,反映颜色的类别,如红色、绿色、蓝色等,是颜色彼此区分的特性。
指在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,不同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。
彩色最重要的特征,它决定了颜色本质的基本特征。
明度是指刺激物的强度作用于眼睛所发生的效应,它的大小是由物体反射系数来决定的,反射系数越大,则物体的明度越大,反之越小。
明度是人眼直接感受到的物体明亮程度,可描写人眼主观亮度感觉。
表征颜色的明亮程度,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,是指色彩明暗深浅的程度,也可称为色阶。一般来说,彩色光能量大则显得亮。(亮度、反射率、透过率越大,明度越高。)
同一物体因受光不同会产生明度上的变化;强度相同的不同色光,亮度感不同。
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的颜色的深浅程度(或浓度)。指一个颜色的鲜明程度,是颜色色调的表现程度,它取决于波长范围的狭窄性(即纯度)。
光谱色指从380~770nm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单色光所对应的颜色,不同波长的光在人的视觉上呈现不同的色感。
饱和度是指颜色接近光谱色的程度。一种颜色越接近光谱色,其饱和度越好。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,其饱和度越高,颜色就越深,或越纯。
在物体反射光的组成中,白色光越少,则它的色彩饱和度越大。
淡色的饱和度比浓色要低一些;饱和度还和亮度有关,同一色调越亮或越暗越不纯。